“卢沟桥!卢沟桥!男儿坟墓在此桥!最后关头已临到,牺牲到底不屈挠;飞机坦克来勿怕,大刀挥起敌人跑!卢沟桥!卢沟桥!国家存亡在此桥!……”这是北京档案馆珍藏的《卢沟桥歌》词曲,作于78年之前“七七事变”之后。78年过去了,这首歌中透出的悲壮与豪迈,仍让人动容。
1937年7月7日,农历六月廿九。历史奔流至此,瞬间迅猛改道。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、规模最大、牺牲最为惨烈的战争,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赢得全面胜利的反侵略战争,由此开始。
站在今天的北京宛平城墙下,仍能看到78年前的弹孔。家住卢沟桥畔85岁的郑福来老人回忆,“七七”当天晚上,他在睡梦中被枪炮声惊醒,翌日早上一枚炮弹在自家北房西侧爆炸,小伙伴四春子被炸死。
史料记载:7月7日上午,日军到卢沟桥以北地区进行演习。下午,日军第[详细]
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出乎日军意料。29军抱定与城、桥共存亡的决心,在宛平城居民的协助下,把城东门堵紧,城西门只留下一条缝隙供人出入。29军的大刀队,继长城抗战后,又一次让日本人魂飞魄散。为拖延时间,日军诡计百出,一再提出谈判,又不断撕毁协议。[详细]
卢沟桥和宛平城是出入北京的要冲,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。七七事变’是在日本蓄谋已久的情况下发生的,这一点可以从事变的时间轴清晰看出。”谢荫明说,从“七七事变”整个过程来看,日本军队从蓄意挑衅到寻找借口,直至提出无理要求,得寸进尺,步步紧逼,超出了当时中方的[详细]